美术课堂要让孩子说
一、我的发现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热爱学生要用真心、真情,因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的深处。记得我在上学的时候,有一些老师特别受学生欢迎,甚至因为喜欢这位老师而喜欢他的课。现在回想起来,觉得每次这位老师上课时都是情绪饱满,课堂气氛特别活跃,孩子们完全沉浸在他的课堂中,孩子们在他课堂上很自由,可以畅所欲言,甚至有些平时比较顽皮的孩子在他的课堂上也会听得很认真,现在回想起这位老师,感觉他的教学方式真的很适合孩子们,我很幸运遇到这么优秀的老师。
1.“说”与“不说”,截然不同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的“六大解放”学说中,有一条明确指出,要解放儿童的嘴,就是要让孩子说出来,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去思考,给孩子多一些交流的时间,往往在这一方面我们做得还不够。从教这几年来,有一些课确实深入人心,不是说上得有多精彩而是有一种特殊的魔力让人难以忘怀,我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对比,把凡是一些我觉得精彩的课罗列在一起进行对比,找一找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结果发现这些课真的有很多共同的特性,尤其是在“说”这个环节上下足了工夫,当然不是老师说得有多精彩,而是让学生说。
记得我在听一节手工课《百变团花》时,这位老师的教学环节设计得很独特,他先是出示几个非常漂亮的团花,然后让学生自己讨论研究是怎么做出来的?孩子们的兴趣瞬间就被点燃了,大家围着团花开始研究起来。最后在作品展示环节,也一改往常那种单一的提问方式,很多老师都是把学生的作品全都展示出来,然后问孩子们,这些作品中,你们更喜欢哪一幅?为什么呀?然后就让孩子来指认,我喜欢这件作品,因为它的颜色很漂亮,外形我也很喜欢,于是老师就会说你真有眼光,像这样的教学方式我见得太多了。但他的展评完全不同,而是让孩子们自己来介绍作品,比如说:向大家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做的,用了哪些材料,中间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么克服的,有什么好的建议给大家,这些都可以和大家分享。整节课老师给了孩子们很多交流的机会。
其实有的时候我也能理解,不是说老师不愿意孩子说,而是会故意避免让孩子们说得太多,一是:担心课堂纪律难以把控,二是:少数学生会有些奇怪的回答,即使老师课前做再多的预设,也不一定能解决问题,需要考验老师随机应变的能力。所以很多老师都会选择稳妥的方法,尽量控制孩子的说,把课堂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里,这种看似求稳的方法,其实存在很大的问题。
2.“说”为起点,循循善诱
孩子们的“说”,这往往和老师的设问有密切关系。有些老师的课堂虽然有很多设问,但他没有认真去思考孩子们说的一些内容,而是当成一种程式化的过程,这也是于事无补的,往往适得其反。课堂上和孩子的每一次交流都应有一定的目的性,既要调动孩子们,同时又要兼顾教学的导向,这样才是有效的交流。很多时候尤其是新教师往往会忽略这一点,常常会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了,无暇顾及孩子们的回答,这样往往会给接下来的教学埋下隐患,我们在教学中很多时候是根据学生的回答来判断孩子是否理解了教学内容。
如在《小扇子》这一课中,我当时教孩子们折扇面,我自己感觉这个应该是比较简单的,孩子们看看可能就会了,就随口问了一句“大家看明白了吗”,当时我并没有在意孩子们的反应,只顾着继续往下说,等我讲完开始让孩子们做时,问题出现了,孩子们连第一步骤都不会,根本就没办法继续下去,全都大眼睛看着我,这时我才发现了自己的问题。
二、我的思考
萧伯纳曾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之后,还是一人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以后,我们每人就都有两种思想。”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多给孩子们说话的机会,对于他们的创作是非常有利的。我听过很多精彩的美术课,首先他们的教学过程是紧紧围绕孩子的,以孩子为中心,重视孩子的想法。我记得在听《机器人》这节课时,给我启发很大,这位老师的课堂很活跃,他重视孩子的反应,整个教学过程非常轻松,孩子们很开心,他们可以交流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在讨论这个环节,老师给了他们较长的时间,孩子们可以在大家面前发表自己的一些想法,这位老师很有创意,他把一些好的想法用关键字的方式贴在黑板上,组成一个巨大的机器人,然后他告诉大家,机器人身上还有很多装饰的零件,你们每说出一个好的想法,我就加一个零件,孩子们的兴趣瞬间被点燃了,为了能看见机器人身上更多的细节,大家各抒起见。这种“头脑风暴式”的思维过程,对于孩子的作品创作是非常有利的,果不其然在接下来的学生作品展示环节,孩子们的作品总体呈现多样性。
文章来源:《解放军医学杂志》 网址: http://www.jfjyxzzzz.cn/qikandaodu/2021/0417/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