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运动”加快了解放战争胜利进程
1946年初,国民党由于进攻解放区失利,迫不得已于1月5日与我党初步达成停止国内军事冲突的协议。然而,这只不过是国民党用来玩弄缓兵之计的政治花招,时隔不到半年,国民党就秘密调动大军进攻中原解放区。以中原解放军突破国民党30万大军的重重包围、实行战略转移为标志,我们党开始了震撼世界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此时,我党武装力量只有100多万人,而国民党军队有400多万兵力,在武器装备上,我军也远远不如国民党军队。面对这种严峻形势,中国共产党率领解放区军民,采取战略和策略相结合的原则,奋起反击,并且在全军上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立功运动”“王克勤运动”“整军运动”,进行强有力的政治思想工作,不断增强部队战斗力,从而最终取得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政治工作的首创:立功运动
“立功运动”作为发扬革命英雄主义和激励为人民服务的生动内容和有效形式,已载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史册。这个运动,是解放战争战略防御阶段,由华中野战军第一师第二团首先开展起来的。它一提出,立即受到广大解放军指战员和民兵的热烈欢迎,不久就在人民解放军所有部队和各个解放区广泛开展。
1946年7月,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彻底破坏了国共停战协定,以数十万大军进犯我苏鲁皖解放区。面对敌强我弱的态势,粟裕、谭震林指挥部队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取得了苏中七战七捷的辉煌胜利。但是我军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伤亡严重,陆续补充的新解放战士与原有的干部和老战士几乎数目相等。当时部队的普遍情况是干部新、骨干弱,基层干部指挥能力、政治素质均存在一些问题。尤其突出的是,新参加我军的多数解放战士,对我党我军的性质缺乏认识,对我军优待俘虏等政策尚有疑虑。一部分老战士则因苏中落入国民党军之手,家乡陷落,部队又将北撤,欲打不能,思想包袱较重。而麇集在两淮的国民党“王牌军”整编第七十四师等劲敌,则气势汹汹。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鼓励士气,加强战备,提高部队战斗力,成为政治工作亟待解决的课题。
1946年7、8月间,苏中战役李堡战斗中,为激励士气,第二团政治处提出了“在我军战场上比比看,为人民立功劳”“把功劳记在功劳簿”上的口号,部队情绪十分高涨,功劳簿很受战士欢迎。由师领导批准下放到第二团任政治处副主任的赖少其在七连调查研究时发现,一个刚在李堡战斗中解放过来的战士经过教育,提高了觉悟,一个月后,在战斗中缴获了两支枪,他向第七连指导员提出:“请把我缴到枪的功劳记下来。”另一个解放战士见到团长,也说:“我缴到一支枪,请记下来。”他们认为,自己为人民立了功,如果得到认可,就不会被伙伴歧视了。为了满足解放战士的这种要求,连队就设了一本功劳簿,把大家立功的表现随时记在上面。由于战斗频繁,部队来不及换装,有的“解放战士”还穿着国民党的军装就参加战斗,他们担心受伤后送到后方被人误解,又怕在路上碰到民兵、儿童团误把他们当“受伤的敌人”对待,所以又提出:除了将功劳记上功劳簿,最好给每个立功的人发个功劳证。后来,有的单位还提出,战士立了功,还应发给功劳状。“功劳状寄回家,全家都光荣”。这些做法,对提高战士的斗志和减轻家人的顾虑都有好处。
1946年10月8日,第二团党总支委员会经过热烈讨论,正式作出了《关于开展功劳运动的决定》,明确了为什么要提这个口号,这个运动对工作有什么帮助,开展功劳运动要打破哪些顾虑,等等。政治处宣教股还起草了《功劳运动讲话材料》。党总支委员会向党员发出了“党员应在功劳运动中立头功”的号召。团政治处提出了“有功报功,论功行赏,人民功臣,个个尊敬”的口号,并正式确定在全团建立“三证”:个人有个“功劳证”,叫作功劳跟人走,调到哪里也光荣;连队有个“功劳簿”,部队光荣,永远光荣;给立功战士家里发个“功劳状”,一人立功,全家光荣。功劳运动很快在全团普遍开展。
同年,山东解放区也酝酿开展这一运动。1946年10月10日,山东军区和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颁布《关于山东民兵自卫队开展立功运动暂行办法》,号召“每人立一件功劳……争取自卫战争的彻底胜利”。
10月13日,第一师政治部宣教科长吴健人写了一篇《海丰大队(第二团代号)热烈开展“立功运动”》的报道,由新华社前线分社发到延安,新华社立即播发全国。11月11日,延安《解放日报》在头版刊登这篇报道时,特加一则短评,高度评价这一运动。这篇题为《广泛开展立功运动》的短评说:“这是人民自卫战中的一个创举。为人民立功劳,做人民的功臣,这是一个革命战士的最大光荣,也是对人民的最大贡献,应当大大提倡和推广。……华中新四军某团提出‘有了功劳不骄傲,功劳上面加功劳’的口号是很好的。我们号召全解放区普遍地开展这一运动,作为争取全面抵抗胜利的有力武器。”
文章来源:《解放军医学杂志》 网址: http://www.jfjyxzzzz.cn/qikandaodu/2021/0207/419.html
上一篇:响应中共“五一”口号,配合解放军南下江西
下一篇:湛江红色记忆